在造假虚增企业的收入时,公司往往也会相应虚增费用,
不然就会因为收入和费用不匹配而被审计师发现,比如审计师最长常对比的GP, NP。
同样的投资者一般也会根据企业的盈利情况来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,
但是“利润=收入-成本与费用”,收入和成本费用都增加了,利润并没有增加多少,照样不能吸引投资者。
那么如何可以在没利润的情况下说服投资者继续关注公司呢?
让我们看看曾经利用这个方式的造假案
瑞某咖啡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就是把虚增的收入计入门店的名下(虚增订单),
而虚增的费用(主要是广告费用)则由集团公司承担。
这样来看在报表里可以呈现出各门店利的润增加了,说明门店经营前景很好,公司成长潜力很大,具有投资价值。
(门店的利润=收入-单位成本-门店租金-员工工资)
至于集团层面的亏损,投资者可能并不在意,因为他们会认为公司正处于高速扩张时期,花钱的地方多,暂时不盈利是正常的。
等到以后布局完成,形成了品牌知名度和顾客忠诚度,开店和广告的费用自然会慢慢下降,现金流自然就滚滚而来。
正是基于这种预期,投资者就会纷纷买进该集团的股票,股价也快速上涨。
以上纯属虚构,请勿模仿!
会计师们!
珍惜生命,远离创意!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